服務熱線
目前,全國各地的污水處理廠建設如火如荼。許多地方不僅做到了縣縣都有污水處理廠,而且一些鄉鎮、一些大型企業,也都自建了污水處理廠。在實際工作中,筆者調研參觀過一些污水處理廠。從其污水處理功能上講,污水處理廠都能正常運轉,達到建設初期的設計要求。
現今各地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標準都相當高。問一問建設投入,少則三五千萬,多則一兩個億。投入大,體現了決心大;檔次高,體現了標準高。這些都為污水處理提供了良好保障。在為此感到欣慰的同時,筆者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思考,就是污水處理廠能否在完成處理污水任務的前提下,在多功能開發上有所創新,讓已投入的巨額資金,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比如,在污水處理廠寬敞的空間里建設生態示范園;利用污水處理廠現有的條件與環境科研機構共同開展環境科研課題試驗。
此外,污水處理廠還可以拓展功能,建成環境宣教基地。利用現有的污水處理廠綜合環境,在廠區內外,通過書寫環境宣傳標語,教育民眾;在廠區內設置專門的宣傳牌,安排重點宣傳教育內容。例如,用一個城市每日產生的生活和工業污水總量,講一講水資源匱乏的現實;公布一下每處理1噸污水,政府需要投入的資金有多少;還可以利用寬敞的辦公大樓建設多功能環境宣傳展室,開設環境宣傳教育課堂。
現今,公眾接受環境宣教的渠道大都是報紙、電視、書刊等,缺少生動感人的場面、場景,不能給人以切身的震撼與感觸。如果把廣大民眾集中到污水處理廠看一看污水處理全過程,再到宣傳牌前學一學,到教室里聽一聽,那將更有利于引導群眾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做起,爭當愛護環境的志愿者、倡導低碳生活的實踐者。
資源是有限的,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資金也是有限的。強化污水處理廠的多功能建設,在一些地區已經開始謀劃。把污水處理廠建成環境宣教基地,在規劃設計上不用費多少腦筋,在功能投入上也花不了多少錢,但它帶來的社會效益卻極大。
希望更多人能夠認識到這個問題,有關方面應盡快組織相關部門合力抓好落實,實現污水處理廠功能的多元化。